第 41 章(2 / 4)

在北宋当陪房 金鹅 3546 字 3个月前

出。

“娘,你要是觉得我不贤,就把东哥从二房接过来,让他和你住,你管着他的吃穿。”

冯氏今年没有再忍她。

她婆婆吴老太是个最会恶心人的人。

“你这说的是什么话,我什么时候说你不贤了。

东哥是我二郎的儿,搬到这和我住是什么道理。

你是他的母亲,你对他好些,我和吴家的祖宗,都谢你。”

吴老太膈应的冯氏无话可说,她一个婆母的身份,就能压死人了。

一旁椅子上的祁氏,瞧着二嫂面上无恙,像没有听到婆婆吴老太的话似的,心里不由得暗暗赞服她。

吴老太说完话(),等了一会○()_[((),也不见冯氏有反应,不由得问道,

“冯氏,我刚才说的,你听到了吗?”

“不知母亲说了何话?”

冯氏也不是好惹的,今日吴老太做的这些事,冯氏心里都给她记着。

她要她这个婆婆,日后求她。

“我说,让你日后对东哥好点。

虽说东哥不是从你肚皮里爬出来的,但是叫你母亲。

你和三个姐儿,日后还要仰仗着他,对他好些,你不亏。”

吴老太看了一眼元娘她们仨身上穿的,戴的,

“瞧她们一个个身上穿的好料子,这怕是又做的新衣吧。

去年的也能穿,平白的费了那些子银钱,金哥戴的冠子,也不知多少贯钱。

东哥都还没冠戴,她倒是戴上了。

我听闻你给元娘置办的嫁妆,厚的很。

不是不让你给姐儿置办,只是你不要忘记,你还有个儿。

你的那些嫁妆,说什么也要给咱东哥留下来七成才好。”

“母亲,我的嫁妆如何分,如何给,不劳您替我费心。”

“我也不想费心,只是你今日给我个准话,你准备把你的嫁妆给东哥留下多少。

这话,二郎不好问你,我这个当婆婆的自是问得的。”

“元娘,咱们走。”

冯氏说完,就带着女儿们站了起来。

吴老太见冯氏话都没有回她,眼睁睁的看着她们出了屋子,气的胸前一阵起伏,

“老三媳妇,你看看,你这个二嫂,眼中还有没有我这个婆母。

我问她话,我连理都不理,就走了,哪家的媳妇像她这般猖狂。

不过是仗着她家门楣比咱家高,她的那个父亲是个京官,可我的二郎也不差。

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同知相公,还做了那般的政绩,配她冯氏,是绰绰有余。”

这话祁氏不好接,只能站起来说,去外面看看吴三郎他们可要吃茶。

下人院,

刁妈妈家的甜汤吃得晚,夜里去看花灯,看到亥时才归。

桂姐儿抢得了两只香袋,一只绸子的,一只纱的,她更爱纱的,便把绸子的与了二姐儿。

二姐儿得了一只花灯,也与了她。

喝甜汤的时候,是卯时。

外面到处都是炮仗的响声,即使下着雪,也挡不住这股子热闹劲。

刁妈妈把平时二房娘子给的好干果,好糕都拿了出来,摆在东屋炕桌上。

一家子人,坐在热炕上,说着话,剥着松子吃,任外面的雪下个不停。

“刁娘子,刁娘子……”

张妈妈佝偻个身子,身上穿着件皂色的麻布旧袄子,头上往日戴的银簪子也不见了踪迹,如今只用了块黄不拉几的巾子包着头。

脸上的神情,带着可怜和窘迫,哪还有昔日的得意。

见刁妈妈

() 从屋里出来了,嘴巴蠕动了好几下。

“你来我这作甚?()”

刁妈妈嘴角还沾着糕饼渣滓,上下打量了她两眼,几日不见,她怎的这般潦倒了。

刁娘子,给你拜个年。?()?[()”

张妈妈的腰弯了弯,手插在袄袖子里,姿态摆的很低。

“我也与你拜个年。”

刁妈妈不知她肚子里打的什么算盘,穿的和要饭的差不多,来她这给她拜年。

稀罕的很。

“你可是有好衣裳的,这样的日子不拿出来穿,还想等什么日子。”

张妈妈犹豫了半天,才开口,

“不瞒刁娘子你说,我的那些个衣裳,都给当了。

夜里迎神,连碗米都没得摆。

这大过年的,我也知晓不该张这个口,可家里连米都没得吃了。

这才不得已,来寻刁娘子你借些银钱,好去买些米和肉,凑合着过个年。”

张妈妈此时腹中空空,面有饥色。

没有肉哪算过年啊,哪怕花几个子,买一指肉,那也算是过年了。

给家里的人,一人分一片。

今个是大年初一,一年当中吃的最好的一天。

江大娘她们家,这天也是把省来的米,做成了干饭,再煮一锅菘菜烩猪肉,与一家子人吃。

平时吃的再不好,这天也要吃饱,吃好的。

往年,刁妈妈家的肉,都攒着不舍得吃,留到过年这天吃。

过年,对于她们来说,是特别的日子。